登录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时政要闻
  • 依法治国
  • 领导动态
  • 法治乡村
  • 警示教育
  • 涉外法治
  • 人民监督
  • 法律讲堂
  • 司法
  • 视频
  • 以案说法
  • 深度时评
  • 政法聚焦
  • 普法宣传
  • 纪检监察
  • 经济与法
  • 基层治理
  • 法治人物
  • 法治文化
  • 基层党建
  • 检察
  • 公安
  • 当前位置:首页 >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社会观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这些提法,释放重要信号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2023-1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其中有很多提法,传递重要信号。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硬杠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我们需要让农民获益,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实际效果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上,关键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

      此次会议强调“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会议还要求,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李国祥称,这也意味着,乡村产业要凸显适宜性,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和“先进”,立足资源优势,把特色发挥出来。

      “无论做什么产业,都要结合农村实际,最终让它发挥效益,这样农民才能享受到实惠。”姜文来说。

      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安全是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从会议内容来看,明年主要是巩固成果。此前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已经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接下来会继续施行。”李国祥告诉中新财经记者。

      对于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李国祥解释,以前对于粮食产销区,都是中央纵向财政补偿,此次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住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会议还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

      “我们一直在推行高标准农田,同时也下发了中央补助,此次提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并优先发展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可以说是为之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李国祥说。

      他认为,在这些具有耕地优势的地区推行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

      对此,姜文来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一些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提醒我们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建设措施。

      会议还指出,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在农村改革上,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相比中央来部署,让地方自己去探索比较好。”李国祥称,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例,它从小切口入手,通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来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其中也探索出了一系列配套制度、配套改革。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也期待明年在地方上有更多的大胆实践。”李国祥表示。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法律服务:北京京煊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契律师事务所
    swsbyp@163.com 北京以案说法传媒中心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628号
    投稿邮箱:swsbyp@163.com 监督电话:13910293188
    工信部 京ICP备2024084114号-1